书法界的“都教授” ——访上海书协秘书长潘善助

来源: 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时间: 2017-09-06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9278

阅读量: 9278

羽菡


      我第一次见圣邦,便被一个完美的侧脸惊到了: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

      “都教授”爱研究, 他看舞蹈演出,喜欢冰上芭蕾,会把书法与冰上芭蕾进行链接,觉得流动的空间分割比“公孙大娘舞剑器”更上一层楼!他去看马术比赛,现场过把瘾,感受人马合一的畅快。他翻阅摄影画册,关注角度、光线、空间感、质感、线条等多样的呈现方式,通感到书法的境地,真是“不疯魔不成活”。

      从“唐宋书屋”走出来的“都教授”,喜欢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米芾的《苕溪诗帖》、《箧中帖》,祝允明的《闲居秋日》。尤其喜爱王羲之书法“笔锋隐于点画内部的回环使转”,长年临习,他的行草也有着王书风范,下笔婉转而有刚韧,欹纵变幻,体现了对传统精粹典雅的传承和升华出新之文化精神。

      “都教授”从事教育工作28年,曾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14年,华东政法大学任教14年,是华政的书法学教授。现任岗位:上海书协秘书长。

与书法谈恋爱,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羽菡(以下简称羽):潘教授好!书法是您一生的挚爱,说说您是怎么与书法结缘的,您的学习与从教的经历。

潘善助(以下简称潘):我从小就喜欢写字,小学时,我的启蒙老师潘祖钿先生写得一手好字,无论是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都刚劲有力,我就模仿他的字。那时有写毛笔字的课,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打个红圈“写的不错嘛”,贴到黑板上,老师一表扬,我的信心便来了。有一次,我到县城看电影,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任政的活页字帖,发疯样的喜欢,将父母给的一元午饭钱省下,买回了字帖,如获至宝。

羽:人生的第一本贴,是最难忘的。

潘: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做墙报宣传工作,用毛笔写在大的白纸上,张贴上墙。到了高中,物理老师夏乃义先生让我替他刻钢板,我刻了整整一本物理复习资料,常常是背着钢板回家刻,手指的一块肉凹进去了,记得老师对我很好,还给了我19元劳务报酬。1982年,我考入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参加了校内书法社团活动,中文系的裘成源教授出过普及书法的书,他会跟我们讲书法是怎么回事,眼界就不一样了。当我看到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在《人民日报》刊登的书法函授广告,我很激动,马上报名,一读就是两年。函授班的教学比较系统,真草篆隶以及理论课都有,记得书法鉴赏使用的是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洪丕谟先生主编的《古典书法名作欣赏》,结业时我光荣地被评为了优秀学员,前往无锡参加了活动。

羽:书法几乎占据了您大学生活的全部,那个年龄正是情窦初开时,您没谈朋友吗?

潘:那时不鼓励谈对象。大学四年,后三年我当班长,尽管班里有人在谈,隔壁班级也有谈朋友的。我呀,是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自己还在求学阶段,未来是个未知数,不知道今后分配到哪里,谈朋友很可能分处两地,所以没有谈。1986年,我留校担任共青团浙师大政教系总支书记,组建、指导系书法协会。1990年,浙师大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我有幸从行政岗位转为书法教师岗位,专业从事书法教学。我教学生时每看到字帖就买,看到理论书就买,创刊于1979年的《书法研究》杂志我家里比较全的,其时我看到时已是八九期了,我就按照导购信息寄钱过去,后来基本集齐了。我随身带着一本学校赠的纪念本,专门用来摘抄书法理论,保存至今。

羽:我在您那个年龄也有纪念本,专抄爱情诗,哈。您这是与书法谈恋爱呀!

潘:1991-1992年,我赴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院)国画系进修书法篆刻,接受刘江、章祖安、祝遂之、陈振濂等教授的悉心教导。1996-1997年,我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担任全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教授的访问学者。这两次进修学习对我的影响极其深远,使我对书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书法研究的信念。2000年,我从浙江师范大学调入华东政法大学工作,继续从事书法创作、书法研究和书法教育工作。

      1990-2000年,潘善助在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三笔字”,并编写相应教材;2000-2013年,他在华东政法大学开设《中国书法》和《书法鉴赏》两门课,他选用了区别于以往的一个班级学习一种字体的方式,开创了“一班多体”的授课方式,同时主编了多种书法教材。

潘善助书法作品 清 王倩《舟行杂咏》

海峡两岸书法教育比较研究弄潮儿

羽:二十多年来,您从事书学研究,参加过一些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皆有论文提交并发表,受到广泛好评。您把书法基础理论、书法教育和台湾书法列为主要研究方向,说说当初是怎么定研究方向的?

潘:1991-1992年,我在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院)的书法篆刻专业脱产进修一年。当时陈振濂先生拟出版《中国书法教育年鉴》,我便跟着他广泛收集1949年以来有关书法教育的人物、史实、出版的教材、字帖等一切史料,虽然书没有出版,但有了第一手原始资料。我发现:书法研究是个很大的领域,很多人过于关注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技法领域的研究,少有人涉足“书法教育实践及其研究”,即使有,也以经典式的描述居多,且切入点较低,没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为此,我萌发了从事“书法教育研究”的念头。

      我研究的第一个方向是当代书法教育,撰写了《论现阶段高等书法教育》、《对我国高师公共书法教育现状的调查》。前者刊载于《中国书法》,后者发表在《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羽:您撰写了关于海峡两岸书法教育比较研究的系列文章,我拜读过《论渡台书家对当代台湾书坛的贡献》。您在大陆,未必对台湾的情况了解,您是怎么写出来的呢?谈谈您研究中的发现,以及研究的意义。

潘:我先后9次应邀赴台湾作学术交流、访问研究和讲学活动。90年代,我为了收集资料,给台湾艺术教育馆写过一封信,希望他们能提供1949年以来有关书法教育的资料,没想到他们寄来了满满一箱书,非常精美,太感动了!我还曾受台湾明道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林丽娥教授的邀请,作为访问教授去台湾研究,待了整整一个学期,许多书法材料我看了,有的整本复印装订好,能买到的就买来,收获非常大!

      我在研究台湾专题时,发现渡台书家很值得研究。渡台书家指的是由大陆东渡来到台湾的书法家,《论渡台书家对当代台湾书坛的贡献》特别关注了1949年前后的于右任、吴敬恒、王壮为等一批渡台书家,通过分析这些书家渡台时的年龄结构和工作状况,进而指出渡台书家全面主导台湾的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和书法对外交流等。由于渡台书家的书法水平高,修养全面,带动了台湾多元书风的形成和一人兼擅多体的风潮。他们的学术论著活跃了台湾的书法艺术氛围,许多论点富有创意。渡台书家在教育传承上贡献良多,他们指导博硕士书法论文、尽心授徒,应邀讲学,广泛传播书法艺术。渡台书家热心书法结社,首开雅集书会之风,大力推进师门型书法社团的建设,被当代台湾书坛广泛效法。此外,渡台书家积极对外交流,拓展台湾书法的国际影响,对当代台湾书坛做出了贡献。

      其实我很想做一个渡台书家作品在大陆的展览,渡台书家在大陆成规模的展览至今还没有。而我对渡台书家的研究对现在的组织工作很有帮助。策展,一定要有来路,为何策展,如何策展,形成怎样的效果,对我们的创作有何影响等等,我觉得学术定位对了,展览就有价值。

羽:通过您的视角,打开了我们观看的新的可能性,渡台书家作品在大陆展出将极具意义。

潘善助书法作品毛泽东词一首

      潘善助于1995年开始研究台湾书法。他承担了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海峡两岸书法教育比较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子课题《学校书法教育研究》等工作。发表《海峡两岸中小学书法教材比较》、《海峡两岸大学专业书法教育比较》、《海峡两岸师范院校书法教育比较》和《海峡两岸社会书法教育比较》等一系列文章。出版了《书法鉴赏》、《大学书法行书临摹教程》等专著、教材、字帖16册,在《中国书法》、《书法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集“学术、教育、创作”于一身的“三栖”书家

羽:您说过“创作与学术是书法的两翼,两者不可偏废”,谈谈您对书法经典的理解,您在书法创作实践中的体会以及自己的审美取向。

潘: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每一个书法人都应抱持敬畏的态度,尊重经典,尊重历史,尊重先贤的智慧和劳动。面对一件具体的书法经典,如何理解?如何学习?大有讲究。悟性、见识、学问、多练等都能影响理解和学习的深度。要综合考虑古人书法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工具条件、执笔姿势和艺术主张等因素,尽量接近古人的书写状态。

      经典汗牛充栋,人的精力有限,审美趣味各异,所以,对于经典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就我本人而言,我喜欢的是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米芾、苏东坡、祝允明等人的书法。同时,在欣羡的书家之中,他们的作品也是被有选择地学习取法。连绵跌宕,变化强烈的作品容易引起我的兴趣,激发我的学习热情。书法难在以柔软的毛笔写出有力量的点划,而且要富于变化,不类同,不板滞。这是技。书法贵在气息好,有韵味,让人看了莫名地喜欢,越看越想看,品嚼再三。这叫格。技由多练得来,格是内心修养的自然表达。因此,作为一个书法人,应该技道兼修,两者不可缺一。

羽:古代书家强调“书外功”,而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书法艺术内涵的缺失,您认为当代书法人应该如何处理好技法操作与修养之间的关系?

潘:书法家的修养至少应包括古代汉语、书法史、古典书法理论、文字学、鉴赏、金石碑版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拥有了这些知识和能力,可以帮助书法家深化书法的学习和创作。

      面对古帖,不同修养的书家会有不同的选择和结果。没有修养者,不知道所习字帖的由来和原创书家的书学主张,不分三七二十一,抓起笔就写。临写起来,自然是南辕北辙,效果甚微。比如原帖用狼毫小笔写成,临帖却用羊毫大笔。面对破损、残缺的碑拓,刻意描头画角,十分做作,毫无书写意味。而有修养的书家,就会分析原帖的历史背景,原创书家的生平、书风的源流、原帖的字号大小和所用毛笔的型号、软硬,还会分析帖本的文意和墨韵,揣摸书家的心理情绪,等等。将一本静态的字帖置身于历史长河,还原出当初的景象,使字帖由“死”变“活”,充满生命力。这样的临摹,不仅仅能写出原帖点划长短、方折、粗细,结构疏密、避让、大小,章法曲折婉转等外在的特征,也能表现原帖内在的神采和风韵,反映原创书家的创作本意和创作精神。

      而一旦进入自由创作,没有修养的书家,一切从功利出发,走捷径,求眼前利益。于是,置自己的性情与爱好于不顾,拼命跟风,一味仿效评委和获奖书家的书法作品,导致用自己的手写他人的书。而有修养的书法家能够真正懂得什么是书法的传统,明晓怎样创作才能不偏离书法的本体,才能写出自我,抒写胸臆。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修养的书家,必能立意高远,独立思考,他们宁愿慢一点成名,也不肯为了获奖、入展,步趋时风。表现出不盲目追逐、不趋炎附势的风骨和人格魅力。

潘善助书法作品临米芾《箧中帖》并记

羽:书法普及,教材先行。由您主编的全13册《中小学拓展型(书法)课程教材》于2016年10月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作为上海市教委教材征订中唯一一套书法教材,其历史使命感强,您能介绍一下这套教材的亮点吗?

潘:全13册除了框架体系的设计外,有教材,字帖、视频,还有教参。这套教材的目标是“有用又有趣”,从字号、字距到装帧,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及心理需求,把它做成艺术品。教材的梯度进阶,既方便教师教也方便学生写。我觉得艺术、美学教育很大的功能是要培养合格的市民,培养有欣赏能力的市民,那就不完全是能拿毛笔写字,教材列出了美术馆、博物馆等馆藏历代的主要书法作品,并提供行走线路图。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形成参访名胜古迹和博物馆的好习惯。为什么很多学生学了十年书法还不知道字帖是谁写的,哪个朝代的,什么背景下写的,不了解文字的释读、字后面文化的东西,其实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为考级而考级的教育是有问题的。还有思路不够开阔,而书法教育的人文之旅有助于修炼气质,提升信心。

      “书法技法是教材的主轴,但书法文化和书法审美也有相当的份量”,潘善助强调以人文培育现代公民的种子,学生通过文化行走,自觉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名胜古迹等广阔的天地,让丰富的书法文化资源浸润幼小的心田,最终形成终身学习的共同体。

调查研究与建章立制

羽:您2013年开始转向“组织”工作,可以说是学术、教育、创作、组织四个轮子并驱。谈谈您在上海书协担任秘书长的工作重点。

潘:我工作的重点是调查研究和建章立制。每年书协都会出调查报告,调查上海书法的现状与人才队伍结构等。这里有一份《上海市书协会员问卷调查报告》,2016年5月完成的。上海书协1961年成立至今有近60年历史,到底有多少会员?男女性别比例、学历结构如何?中国书协会员主要分布在哪区?哪些区的实力强?各区的强项和短板在哪?各系统的比例如何?创作与学术成果如何?与其他省的比较数据等,知道了这些,我们的工作便有了针对性。

羽:从调查报告的明细看,现在上海的中国书协会员50岁以上的占80%,中青年不到20%。

潘:所以我急呀!这与上海高等书法教育的落后密切相关。全国30多个省市的书法本科院校超过100所,上海只有上海师范大学有书法专业,尽管该校1999年就开设本科专业,但其招生规模有限,且书画专业是隔年招生的,所招学生上海本地的并不多,这就使上海中小学的书法教育陷入困境。我连续三年担任教育部的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书法)的评委,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各省市中上海的书法普及程度比较高的。然而由于上海的书法本科专业少,让人看不到继续深造的希望。要把教育资源盘活,唯有两个途径:一是希望上海更多的大学能建设书法本科专业,再有若干所大学参与完善书法本硕博学科体系。二是上海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书法课程,重视文化馆、青少年宫的书法推广,这样就不愁上海未来书法人才的培养以及书法专业人才的就业出路问题了。

羽:您说的很对,盘活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是书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保证。

潘:2014年由上海文联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建的“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心奖学金设立、出版资助、论文评比和学术交流。目前初步有成果出来,在上海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中有10人入展,2人获奖。书法的繁荣与否,看两个指标,一是精品,二是人才。但精品由人创造而出,人才如何产生,不外乎外引和内培。外引要有蓄才的岗位和机制,内培要有良好的政策激励和科学的方法引领。

      除了调查研究工作,还有建章立制。有人说书画界一团浑水,是个名利场。那么对协会来说哪些是名利场呢?对非会员来讲是“入会”,对会员来讲是“入展、评奖”,对团体来讲是“冠名”。还有教育、创作基地、专业委员会如何规范?如何使协会的建设走上一个依法依规的轨道?让广大会员和基层书协组织觉得协会工作有规有矩,在规矩前提下体现公平。入会资格、评审细则、能否冠名等这些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羽:像书协、美协这一类协会一直以来饱受诟病,有人呼吁取消书协美协。

潘:书协、美协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呀,我们避免书协工作的行政化、机关化、贵族化倾向。书协是专家性团体,要为大家服务好,出人才,出精品,我们首先要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潘善助书清诗四首

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大媒体

羽:上海书协的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网络宣传阵地,该平台的建设可谓卓有成效。近期的海上墨韵——上海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连续24期书法作品连载、专家评审感言以及采访录的播报,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我感觉您在平台的运营上卯足了劲。说说您最初是怎么考虑创建微信平台的?如何着力打造这个平台?

潘:上海书协微信公众平台始建于2014年年底,现在用户近7万了,数字一直在攀升,我很开心,我想把它搞成一个大媒体。创建微信平台,首先是方便会员。通过书协微信号将新闻动态等活动第一时间推送到手机上,让会员、书友们及时了解书协最新工作进展,对书法文化的传播和建设有极大助力作用。创办以来我们做到365天全年无休,滚动播报,较之报纸、网站等平台更及时有效。这次的上海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所有入展、获奖作品都在公众号上呈现,把展厅的展与线上的展相结合,使固定的展变成了流动的展,容量大,受众范围广。

      其次,树立协会形象。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九届展评审的全过程,包括评审感言,告知广大投稿者我们是如何践行“三公”,如何本着发现人才,努力推出精品力作来办展览,大家如果还有疑虑,可以在平台留言嘛。我想,大赛评审的“神秘面纱”一旦揭开,那些道听途说来的流言,被认为暗箱操作的东西就可以清除了。

羽:也提高了人们对上海书协的认知度,增强透明度。

潘:但对协会的工作也增加了难度,将所有工作置于阳光底下晒,你不能有瑕疵的,当然,这样做更有利于规范协会的工作,我们愿意把协会置于广大会员的监督下。

羽:我注意到上海书协微信公众平台的留言板块,经常有书友发表的意见。有时,我也会读到些不好的评价,请问公众号是如何筛选留言的?

潘:我们的管理员在后台一条一条地看,凡是不错的建议或是本着学术的态度进行批评的言论,我们都会设置在前台显示,但作为公众平台,凡带脏字的、不理性的、非学术的不能上。我们非常重视读者的反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纳言机会,哪有完美的人,哪有完美的组织?每个人的思维各有特征,但总是有所局限,所以要开门纳言。把公众号做好一定要集思广益,所谓“头脑风暴”,即各种意见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就能产生新的观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羽:最近的“2017迎新春青少年春联微信展”, 评选出了创作实力小能手10名、最具潜质小能手10名,以及荣获“人气王”称号的20名网络票选作者,深受广大小读者的欢迎。

潘:是的,这个活动非常成功,共吸引了参展选手1166人,活动网页访问总量达到了800多万次!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尤存获悉这一成绩后,高兴地说:为你们创造的800万点击量点赞!

羽:我想内容应该是吸引读者关注的王道。那么,上海书协微信公众平台是如何圈粉的?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潘:书协微信的内容分微摘和原创两部分,“微摘”从书法的历史、技法、文化、知识等方面精选并分享给读者。原创部分,发布上海书协的活动、报道、专访等,并推出有自己特色的“专栏”。我们陆续推出了《日新录——沃兴华一日一贴》(1-45)、《周慧珺传》节选(1-30)、《温故知新大家临帖》、徐正濂篆刻评改选例(1-20)等,吸引了海内外很多专家和书友的关注。据统计,上海现有四万读者,全国各省市包括新疆、青海、宁夏也都有订户,还有港澳台地区,以及 135位国际读者,他们是来自日、韩、美、法、新西兰的书法圈朋友。

       我关注到,凡是书法可健康养身、提高修养,跟人的前途发展有密切关系等内容,普遍受到大众欢迎。例如“书法正式进入国考,写不好字寸步难行”,“美好的家庭,总少不了几幅好字画”“为什么建议业余练习书法”等。寻找到人们的关注点,你所解决的问题是大家所关注的,而内容上,视角和解读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我们正在招纳人才,力求进一步建设好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微信公众号。

      一谈起上海书协的微信公众平台,潘善助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绝对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自从上海书协加入了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大军,我们的秘书长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微信控”,深夜了还在转发、分享、晒朋友圈……

看这条:

七夕情人节, “历代书法大家教你写‘情’字”!

楷书——标致的“情”;行书——洒脱的“情”;草书——奔放的“情”;隶书——宽博的“情”;篆书——古朴的“情”……怎一个情字了得!

      来自“都教授”的创意让上海书协微信号收获了超多的赞。公众号的运营他可没少花心思。他先后关注了131个公众号,有图文的,有视频、音频的,他发现有的公众号纯文字却达到10万+,便专程拜访了几个大号的创办人,向他们取经。

      “我的理想是公众号要有美编,有我们上海书协自己的LOGO,自己的形象。”这个理想不空不大不遥远,好吧,祝愿这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


此文收录《遇见•你——艺坛名流访谈录》(羽菡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潘善助简介

1963年出生,浙江天台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曾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等4项,出版著作、教材、字帖16册,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比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欢迎关注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