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余石

来源: 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时间: 2022-08-01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3363

阅读量: 3363

      余石,1957年生于上海。释名:慧定,字:雲隐一石,号:玉泉斋、集虚草堂。自幼喜爱艺术,临素描、写石膏、画油画、酷金石。长期孜孜以求,刻苦探索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并将其注入油画之中,同时强化光与色在水墨中的表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博采众长,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个展

1999年4月2一7日上海美术馆

1999年5月3一10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1999年6月22一26日新疆乌鲁木齐

2001年4月23一29日中国美术馆

2001年11月8一14日江苏省美术馆

2001年12月18一23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2年4月4一16日四川省美术馆

2003年11月1一7日上海美术馆

2008年3月28日一4月11日韩国首尔松花美术馆

2009年5月28日一6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程及美术馆

2016年8月26一29日上海市文联展厅

2017年1月14一19日李可染艺术馆

2017年8月23日一30日日本东京都美术馆举办“国际水墨艺术大展一一余石水墨作品特别展”

2017年9月23日一10月23日西安名都美术馆

画集

2001年4月『余石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2年12月『余石作品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12月『21世纪优秀艺术家-余石』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年11月『余石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10月『石画石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12月『浮生乐水』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5年4月『越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2年3月“海风”日本日贸出版社

文集

2007年7月『半白·印记』文汇出版社

传记

2009年12月『石梦丹青』上海人民出版社,作者:陈云发

编著

梦蝶一余石水墨画展集(2017)

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编号:206

读余石《浮云》画展感言

沈 奇

      丁酉秋,得文湛、小枫诸友之邀,拜读沪上余石先生来西安做《浮云》画展,一时留恋,亲近中倍感适意,遂有了说几句感想的由头。

      读《浮云》,套行话品评位格,或可用以法写意、仗气爱奇、审美趣味独到、个人风格显豁而概言之;若单以个人“玩票”之第一感觉说来,或可一言而比之:“贵气”!

      这“贵气”在余石,在《浮云》,以及回览余石画集《梦蝶》,在在而言,除为艺术者必备之“筑基工稳”而“发挥有致”而得以“心手相宜”之外,更关键处,其人本“眼界高”,高而贵之;且“玩心大”,贵而玩之。是故,出手笔墨,自是格高气贵的了——精神贵气,语感也贵气。

      欲言具体,忽而想到《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句,借而证之,添些“彩头”——原话是古之师者教授培养贵族子弟如何贵族的,此处借来说余石之画何以“贵气”。

      所谓“直而温”,证之余石《浮云》诸作,可见其画心素直,却能于率真中见(通“现”,由“表现”而“呈现”)婉约,复于婉约中见出柔韧——此“贵气”一;

      所谓“宽而栗”,证之余石《浮云》诸作,可见其画意朗逸,却能于弥散中见(通“现”,由“表现”而“呈现”)谨严,复于谨严中见得温润——此“贵气”二;

      所谓“刚而无虐”,证之余石《浮云》诸作,可见其画语简括,却能于矜持中见(通“现”,由“表现”而“呈现”)松秀,复于松秀中见得“商量培养”(钱钟书先生语)而不隔膜——此“贵气”三;

      所谓“简而无傲”,证之余石《浮云》诸作,可见其画风简括,却能于细切中见(通“现”,由“表现”而“呈现”)风骨,复于风骨中见得“简者神全”(石鲁先生语)而有涵养——此“贵气”四。

      得此四“贵气”,落于人本文本,自是“玩”而不失专业风度,“志”而不失洒脱心性,无论语言层面、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皆俗而能雅,雅而能俗,旧而能新,新而能旧,我而能人,人而能我,而难能可贵也。

      由是,石(通“实”)之余(假“鱼”),听云梦蝶,一席丹青,可佐茶,可安神,可洗心,亦可叙谊论道矣! 

2017年小雪日于大雁塔印若居

余石随感(序号:209)2022/04/12

归一

      每个人都会做梦,梦中会有许多许多的美好。我也算上一个追梦人,天天生活在梦里。

      追梦者,为了美好的梦而努力,坚守着每一份改变而自信,更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每一天的梦里。

      我有梦,为了梦,不怕一路走到黑,几十年了,坚持不息。有时,也怀疑自己是否脱离了现实,有时也困惑于自己的坚持……。

      生活中有梦,对自己的梦作了一个规划。                      

      2014年前的作品,作了全面的整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题为“越野”的画集,希望自己能越野越自强。

      2015年-2016年的两年,主题为“梦蝶”,感悟艺术,可以解放思想。明白求艺,要走自己认同的路。

      2017年-2018年的两年,明确主题为“浮云”,感悟艺术,属于个人心态的表现。明白求艺,要树立自己的审美观。

      2019年-2020年的两年,主题为“清风”,感悟艺术,体现个人的综合素养。明白求艺,要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2021年-2022年的两年,主题为“心源”,感悟艺术,不能随波逐流。明白艺术,反映一个人修养所形成的意识形态。

      艺术之路走到了2023年,我想告诫自己,梦该醒了。人生其实要学会感悟,对万事万物的最直接的感应,感与悟是直接的心灵交流,有人做事的全部信息。学会选择能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并且,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所求与放弃是平衡能力的标杆,两者互为存在。

      所以,人可贵的是要在有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大道归一。

余石写于2019年2月5日凌晨

心源

      寻找自我、了解自我、解放自我, 自我的存在是艺术活动的开始。

      艺术的途中,重点建立在强化对艺术的理解上。明白有我的需要是艺术个性化的自觉。

      艺术的选择,重点建立在自我的认知和认同上,尊重自己的感觉,表现自己的感受不动摇。

      艺术的唯我,重点建立在心灵的激情与表达语言的独特上。搞艺术就得学会不断发现外界能够征服自我心灵的信息。

      认知是一个形成自我的过程,更是为了自我精神的独立过程。但是,自我的存在又会固步自我,不知不觉被绑架了自我。从“浮云”、“清风”系列中感知:追求,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选择,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悟空,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存在的理由。从“浮云”、“清风”系列中明白:艺术是不以任何形式的存在,艺术归根于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归及于对特定表现对象的理解和熟悉。要相信自己直观的直觉,作品才会体现自身生命的呼吸。

      寻游四方,大道归一,艺术不是求来的,不是肯学就能够得到的,艺术是万物生态的灵性,无形无象的存在。所以,要关注大千世界,学会调整自己、控制自己、最后去放弃自己。我们常说:得意忘形,中得心源。心,万事之因,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生命之源,随源,万象更心。

更心,已不再是主观性的表现,而是绘画过程对事物本性在逻辑上的疏理,是心象与物象在一个时间点上的交融,是技法与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又是数量与质量转换的过程,更是自觉的意识形态。所以,心源,才是心灵深处真正的本体,本在,一切如来。

余石感悟于2018年3月27日

清风

      中国有“两袖清风”一词。风,在自然界里,因空气温差而产生的风流。人们引用风流,是对社会风俗、风尚的主张。“两袖清风”对一个人言,表达生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自觉的逍遥姿态,自在的处世人生。对艺术家而言,更将是植入血液里的能延续艺术生命的细胞。

      清风,其实是一种叛逆,是一股自我的思潮,又如和风细雨,吹生着新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

      清风,其实是反理性的思维,是对人们日常习性的换位思考,又让人们能发自内心的认同、受纳、参与。

      清风,其实是自我活动的存在,是在社会活动中对自我的认知,也是自我价值的自觉、呵护、坚守。

      清风,其实也是时代进程对自我的改造,对清风留香的希望、想往、追求。

      艺术,不是可以任性的,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感知,去判析事态的潮流,去倾听不同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品味艺术的人生。

      艺术,不能脱离自我,要告诉自己该怎么做人做事,才能生活的真实、有效、开心、满足。

      艺术,是要表述自我的情趣,没有案例可以寻找,更不能随心所欲。艺术的共性是艺术价值观的社会性主张。

      艺术,不是一层风,而是要经历一个个量变的转换过程,核心是建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

      艺术,不是对事物的描绘,而是表现其感受到的形态、状态。在自己心中的融合后的新生。

      新的两年(2018-2019)确立“清风”主题,给自己一点新的动力,给自己留下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清风”主题,是从“浮云”强调客观性转向重视主观性。并用两年的时间,努力发现、逐步还原自己。

      新的征程,又是一个自我的约定。

2017年9月25日余石写于去英国的飞机上

浮云

      人生,如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才会有超脱一景一世界的境象,仿佛一颗心也会随雾而起,享受自然而然漂浮在天空的感觉。只有在此时此景此态下,才能觉悟一个道理,入世不能选择,但可以选择出世。迷茫生活了六十载,自己的面目是非,自己也不曾想过。坐观浮云的自在,思想得到了解脱,要学云雾漂四方,在更大的领域里扩展视野,人生要有丰富多彩的经历,有经历才有美好的故事。

      往昔,生活艰难中保持着平淡。童年时,希望有一颗糖果,心里就会甜甜的。青年时,希望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苦和累都不知不觉的承受。成年时,希望一家人能过日子,算是一种满足。中年时,希望孩子的生活能好一些,算是一种进步。年老了,希望自己能独立,算是靠自己走完人生。人生的过程就这么简单而短暂。一天又一天,一天重复着一天,没有忧伤,还留一丝希望。

      而今,生活平淡中寻求着平静。在人生新的旅程中,象雾又象云,依恋着大自然,不失自己的存在。在博览广阔的天地间吸纳生存的点滴。浮云观天下,学会不断充实自己。大胆地跨区域去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独特性。学会不断地修复自己,将个性融入共性,又不失个性的存在。人生有自我、有渴望才会漂得更高,走得更远。

      浮云,一朵美好又洁白的花,开放在一片广阔的天地间。不管要接受何种改变,百变中保持一颗初心不变,保持宽容心态做自己。人生不再是以获得多才算赢,人生真正的赢在于要赢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集中自己精力的全部,纯粹地去做好一件事,一件要付注一辈子心血的事。

      新三年「2017年至2019年」以“浮云”为主题,作为艺术创作的思想基座,主观意愿是继续遵循传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行万里路,在艺术天堂的里阅万卷书。强化自己对艺与术的理解,完善自己意识的形态,创作一些具有个性思想的作品。

      艺术在生活中,它不再是简单的存在,要作深入的了解,要有带着问题的思考。浮云作为主题,其精神旨在,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并努力去学会积累,只有厚积,才有可能保持艺术长青。

余石2017年9月6日于日本东京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