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见物见生活,曹醒谷篆刻作品原打印亮相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艺享空间

来源: SHLY共享空间    时间: 2019-06-08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2779

阅读量: 2779

      篆刻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将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起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发展至今,成为一种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与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相结合的独特镌刻艺术。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篆刻经审议批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艺享空间”特邀篆刻家曹醒谷携篆刻作品原打印与广大喜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篆刻爱好者见面。

      曹醒谷,号闲斋,祖藉浙江鄞县生于沪。自幼酷爱金石书画,篆刻蒙发于古文字学家徐梦嘉先生。1980年代初受业于书画篆刻大家韩天衡先生门下,亦得沪上书法篆刻名家刘一闻先生亲授。毕业于艺术专业,擅篆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海墨画会画师、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书画总支成员、上海收藏家协会会员。

      其篆刻取法于秦汉,旁涉明清,印风浑朴雄厚、奇趣不失稳健、张扬不失传统、奇正相宜、跌宕有度。其作品常取材释儒道诸家人生智慧,细品之间能知人生况味。

见人见物见生活|曹醒谷篆刻作品

      曹醒谷的篆刻作品曾获“第二届西泠印社全国篆刻评展”最高荣誉奖(优秀作品奖);入展“首届、第二届、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第二、第三届西泠印社全国篆刻评展”、“中韩’98世界美术大展”、“上海——大阪篆刻艺术展”、“香港——大陆艺术大展”、“日本京都美术馆第29回随风会篆刻邀请展”等。

家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

九九归一

云献吉祥

仁者乐山

勇于不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篆刻艺术小知识

      殷商时代,中国人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今称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古时候,玺印就是人们在交往时象征权力和凭证的信物。

      篆刻的主要材料有印石、印泥、纸张等。

      而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重要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的表达效果。

      静安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为民国时期篆刻家、收藏家张鲁庵所创制。具有“色泽鲜艳,历久不变,遮盖力强,不腐不硬,冬暑皆宜”的特点。一经创制,便得风靡一时,得到了张大千、吴湖帆、贺天健、高振霄、王福厂、陈巨来等书画篆刻大家的亲睐,其影响甚至波及到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至今,它仍是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鲁庵印泥馆等相关部门进行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


来源:SHLY共享空间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