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风团一行26人,22号一早八点离开元阳胜村景区,前往宁洱的那柯里茶马古道的驿站,大概行程要四百公里,一路上梯田的风景非常漂亮,车子行驶在云雾当中,汽车大约开了一个小时,在梯田的一个观景点停了下来,大家在观景台拍了许多照片,还一起合了影。
▲大家在观景台合影
▲夏建峰老师摄影作品(元阳的早晨)
▲胡海南老师摄影作品(元阳的晨曦)
▲胡海南老师摄影作品(元阳的早晨)
▲四兄弟的捏光照片
白天坐在车上,一路歌声,一路风光,很快来到元江县,这里的水果既新鲜又便宜,一小框杨桃有好几斤重,只要十元钱,这里的青枣又脆又甜,也只要十元,大健等好几位老师都买了,请大家一起吃。
▲王劲老师
▲在水果市场采购新鲜水果
▲陈大健老师正在装水果
我们于十二点半在预定的饭店吃了可口的饭菜,于下午两点到达宁洱的那柯里茶马古道驿站,我们住进了有普洱美协安排的那柯里驿站。
普洱版画基地负责人冷光冕老师在驿站等候我们,并安排了我们吃、住和行。我们放下行李随冷光冕老师前去参观了版画创作基地。
▲在版画基地创作室
▲在那柯里普洱版画创作基地门口合影
我们21日和22日就在那柯里古镇写生和体验当地的生活。
▲那柯里驿站
▲我们居住的那柯里驿站
一一一那柯里茶马驿站(文章来源网络)
宁洱县同心乡那柯里村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宁洱县现存较为完好的古驿站之一,其历史价值很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那柯里段茶马古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荣发马店,那柯里风雨桥,还有当年马帮用过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痕迹和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
它紧靠213国道线,距离宁洱县城22公里,距离普洱市思茅区24公里,与昆曼国际大通道隔河相望,交通便利。整个驿站占地大约70亩,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相汇于此,山青水秀,自然生态良好,景色也十分秀丽。这里生活着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生产稻谷、玉米、茶叶、木材和松香为主。“那柯里”为傣语发音,“那”为田,“柯”为桥,“里”为好,“那柯里”的意思是说该村小桥流水,沃土肥田,岁实年丰,是理想的人居之地。
据说,原来这里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地方,它原名叫“马哭里”,传说由于茶马古道十分难行,马帮过那柯里必须涉水淌过村里的一条小河,再加上马驮重负,劳累的马儿行走到这里,面对清凉的河水,都流下伤心的泪,因而得名“马哭里”。爱马如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之后,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在这修建了“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解放前,那柯里属关哨汛塘之要地,清朝光绪年间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那时的那柯里是茶马古道上热闹繁忙的驿站,马帮往来不断,客栈、马店林立,小桥流水,人欢马叫,十分热闹。被称为“云南省第二首《小河淌水》”的《马帮情歌》就在这里诞生。
▲在我们吃午饭的榮發馬店合影
▲在荣發馬店和老板聊天
▲夏建峰老师写生
▲胡亚男老师写生
▲张学文老师写生
▲胡爱伦老师写生
▲曹舒天老师写生
▲黄亚霓老师写生
▲周锋老师写生
▲俞育铭老师写生
▲陈大健老师写生
▲史新民老师写生
▲孙忠民老师写生
▲英自海老师写生
▲英自海老师和少数民族在一起
▲俞育铭老师和陈大健老师在指示牌前
▲和冷光冕老师在一起
▲史新民老师
▲胡海南老师
▲叶燕老师
▲董碧倩老师和胡海南老师
▲三位靓妹
▲胡亚南老师在版画创作基地的茶室
▲胡晓敏老师和叶燕老师
▲欢乐的走在马道上
▲在交流拍摄作品
写生作品
▲周锋老师写生作品
▲胡亚男老师写生作品
▲孙忠民老师写生作品
▲孙忠民老师写生作品
▲孙忠民老师写生作品
▲陈大健老师写生作品
▲陈大健老师写生作品
▲陈大健老师写生作品
▲陈大健老师写生作品
▲俞育铭老师写生作品
▲俞育铭老师写生作品
▲史新民老师写生作品
▲史新民老师写生作品
▲史新民老师写生作品
▲王鸿才老师写生作品
▲张学文老师写生作品
▲张学文老师写生作品
▲张学文老师写生作品
▲卢英鉴老师写生作品
▲英自海老师写生作品
▲英自海老师写生作品
▲夏建峰老师写生作品
▲胡海南老师摄影作品
▲胡海南老师摄影作品
▲胡海南老师摄影作品
▲胡海南老师摄影作品
▲胡海南老师摄影作品
▲谢震贤老师摄影作品
▲董碧倩老师摄影作品
▲董碧倩老师摄影作品
▲史新民老师摄影作品
▲胡晓敏老师摄影作品
感谢普洱美协徐浩老师,和冷光冕老师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