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建祥

来源: 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    时间: 2025-07-14    打印本文    字体大小:     阅读量: 209

阅读量: 209

      王建祥,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绘画专业,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修生。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冶金文协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黄浦区文联会员,上海黄浦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知青书画院理事,上海炎黄书画院书画家。

      绘画作品多次入选上海美协及全国美展并获奖,油画(商务印书馆)获上海第八届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奖优秀作品奖、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上海选拔展优秀奖;油画(走进新时代)获全国冶金钢铁行业书画展金奖;油画棒)花开的季节一一蓝铃)获2022"五月的记忆”全国油牲粉画展优秀作品奖;油画(彩虹总在风雨后)被中国邮政选为2022守护相伴,抗疫纪念明信片等。

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编号:268

一一我与油画棒

      我的第一幅油画棒,那要从参加上海首届油画棒展(钢晨)作品开始。

      2015年上海美协举办首届油画棒展,我想这个倒可以试试。但说到底我平时大都画的是油画,该画种对我还是头一次尝试,因为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接触过油画棒。为了完成该创作,首先还得从熟悉、了解油画棒这画种入手,我就在网上翻阅了好多油画捧大师作品,实际上国外早已有油画棒画,历史悠久,油画捧画作为西方绘画技法,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广泛使用并发展。现代艺术家通过创新技法使其焕发新生机,油画棒画逐渐超越地域限制,成为国际性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认真看和仔细研究,我对油画棒画有了大概的印象,油画棒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自由创作的优势,这也适合我画画的习惯。

      也正巧,我朋友那边正好有樱花牌油画棒,那个时候国内市面上油画棒品种不多,我就借来试着画,准备了一些纸,试了不少,但效果都不理想,颜色重叠多了,都粘在一起,还打滑,颜色少了,层次就不够,这样就无法再画下去。

      怎么办,一次无意中翻到了一本1988年出版的德加艺术标志一一粉笔画,读完这本书,我感到非常启发,它不仅拓展了我绘画思路,还让我学到了处理画面的能力和方法。尤其是德加的一幅(舞台上排练)对空间和光线的独特运用,笔触轻松肯定,底色和颜色之间微妙 融合,真是巧妙绝伦,深受启迪,这对我完成钢晨油画棒创作奠定了基础。后来我是从一堆油画棒废纸中发现了一张可以画下去的画面,感觉有点像钢厂的管道,忽然间茅塞顿开,我就顺着这种感觉画下去,把握了光和底色的巧妙关系一气呵成,由于樱花油画棒质地硬,很难画细节,我就利用刻刀刮出点线,效果出来了,我的第一幅油画棒处女作(钢晨)就这样诞生了。

      油画、油画棒、色粉画,虽然是不同的画种,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值得推敲,尤其是油画棒,可以随意挥洒、又可以刻意求形,表现大自然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世界万千景象。

      现在我画的油画棒大都是比较写意的,这样可以放松自如达到不受阻碍的境界。一幅成功的油画棒画,画面绝大部分是一次到位,如果画面大面积是反复叠加描摹,就会失去油画棒畅快、通透、灵动感。油画棒还可以利用纸的纹理和底色,画出它独特的效果,这就产生了油画棒语言得天独厚的独到之处,这对其他画种来说确实是难以办到的。油画捧还有个优点,携带方便,画幅不大,表现力强,再加上现在油画棒品种又多,表现的面更宽广。本期发表我的油画捧作品,基本为写实与写意之间的表现形式,题材不大,画身边熟悉的景和物。

      平时在拜读大师们的珍品时,看上去寥寥寥几笔,但极其巧妙,我们往往被征服的目瞪口呆,然而它的妙处就可能妙在这几笔上面,这就是功夫,这就是修养。我画的油画棒还在路上,探索创新是永恒的课题,绘画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和心境的体现,坚持不懈,定会给自己带来惊喜和收获。







分享到:

上海艺术家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