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酿成蜜 ——顾妙林的书法艺术管窥
小楷,始于汉末三国魏晋之际,以其方正严谨而又不失自然典雅的格调,成为书法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从三国魏时的锺繇,到东晋王羲之,再到元代赵孟頫,各朝各代,书风日盛,名家辈出。而在当代书写小楷的名家中,有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他就是——顾妙林。
顾妙林,1949年生,上海市宝山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老年委员会宝山分会副会长,上海港书法家协会会长,上海东方书画院一级画师,上海行知书画院常务理事,上海梓雨书院副院长等。
作品多次入选上海市及全国书法展,并多次获奖。曾两次在上海博古斋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出专集,赢得好评;《书法导报》、《上海艺术家》、宝山电视台曾作专门介绍。其作品多次被选送到日本、韩国、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宝山电视台、上海熙智媒体传播有限公司专程来静得斋为他拍摄纪录片视频。顾振乐《勤奋精进的中年书法家顾妙林》、刘小晴《清静飘逸 峻秀奇宕——顾妙林书法艺术》、孙琴安《清芬满艺林——记中年书法家顾妙林》等名家为顾妙林及其书法艺术写过文章。
著有《当代著名书法家·顾妙林书法展》《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顾妙林卷》《顾妙林行早唐诗选》《行早欣托居诗词选》《顾妙林真行草墨迹三种》《顾妙林写经》等多部作品集,作品在《当代书法家墨迹精选》中皆有收录,传略编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墨迹》《上海书法篆刻家名典》等专著。
顾妙林出身寒门,自幼力学。八岁时遇到“反右”运动几位教师下放农村借住他家,意外成为他书法的启蒙老师。后从业上港九区,因写得一手好字,被上级安排工会工作。他烟酒不沾,生活节俭,所得资金均投入于习字及购买笔墨纸砚的学书用品上,以“字不成书誓不休”。名碑法帖,购得数千册。他涉猎广泛,汲吮不止,耽爱翰墨,潜心笃志,萤窗苦练。
上世纪80年代,他拜师刘小晴、顾振乐先生,先从唐楷入手,后专攻行草诸体,行书临书圣“二王”,体察八法之妙。怀素、宋四家、董其昌、赵孟頫等帖,亦反复临摹,由楷而行,由行入草,循序渐进。他临过王羲之的《曹娥碑》等,抄《金刚经》68篇,计35万文字以上。在诸体中较喜欢写小楷,小字写时更需蓄养静气,不急于求成,以平常之心磨砺彤管,以开掘不懈而鸣于世,终于功到自然成。同时走访当代大书家沙孟海、启功等诸多名师,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顾妙林书风不张狂,不骄躁,端庄遒劲、潇洒秀逸,展温文书写之美,成清静飘逸、峻秀奇宕之风。
他曾说:“我的书风相对较传统一路,小楷喜二王及赵孟頫、董其昌、祝允明、文征明。行草书喜欢董其昌、王铎、怀素、黄山谷等。”
在诸体书法中,顾妙林写的比较多的是行草和小楷。近年来,她特别喜欢写小楷、抄经文。《金刚经》是他抄写最多的一部经书。每每凌晨四点毫无睡意的他,便早早起床,焚上一支沉香,泡上一壶香茗,便聚精会神抄写经文。至今已经完成小楷《金刚金》近50篇,累计花时一千多个小时,25万多字。他认为,抄写经文既可弘法积德,又可练字,也培养了自己耐得住寂寞的意志与定力。
当年,其师顾振乐撰写:《勤奋精进的中年书法家顾妙林》,文中对他击节称赏:“盖永师积四十年功力,达到‘深稳’、‘精熟’的程度,若衡之于妙林,则可以‘工稳’、‘成熟’四字称之较为确切,然亦不易受矣。”评价可谓准确也。
观顾妙林创作,如同赏一场大自然的神工妙笔。其字势如行云流水,欹侧变化,姿态翩翩,佳境环生,时有奇趣,耐人寻味。顾妙林的作品无不显示功力深厚,避俗超凡,但他并不因此恃才睥睨,反而更加扎实专精,追求更高的审美立意和美学思想。
顾妙林,十分重视人品修养。他曾多次捐献作品,资助困难职工,更是多次义卖赈灾。他觉得艺术家和社会是分不开的,澹荡高风,令人钦敬。他谦逊地说:“我能走到今天,有一定的成就,应该离不开党的培养,领导的关心。我应该在自己有生之年回报社会,为大家为社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工作。更主要的是通过书法艺术的内涵、它的本质,去体现出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呢?就是一种弘扬正气的精神,就是现在所说的正能量。”
正如他说的:“我喜欢书法,归根到底是因为心里面喜欢写。”顾妙林就是书坛百花园中辛勤的蜜蜂,“采得百花酿成蜜”,不遗余力地传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为增强文化自信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愿顾妙林在他的书法世界里,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不朽作品。
中国美术家书法家艺术网编号:223